Search


2011年,昆汀塔倫提諾的《追殺比爾:整齣滿江紅》(Kill Bill: The Who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2011年,昆汀塔倫提諾的《追殺比爾:整齣滿江紅》(Kill Bill: The Whole Bloody Affair),在洛杉磯歷史悠久老戲院之一的新比佛利戲院(New Beverly Cinema)正式公映。我們現在回不到2011年,也無法到新比佛利戲院,實在令人扼腕。但是看不到《追殺比爾》是一回事,沒去過新比佛利戲院(圖一)才真的令人嘆息。
 
身為影癡,能夠造訪一間好電影院,是電影這個嗜好,少數難得的田野調查活動。而光看新比佛利戲院的廣告單,如果你能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寂寥之感,那你必是影癡無誤。
 
現在新比佛利戲院正在上映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(Once Upon a Time ... in Hollywood),當然,看得出昆汀與這間老戲院的交情深厚。但當昆汀沒有新片上映時,新比佛利戲院都播些什麼呢?事實上每天都不一樣。新比佛利戲院應該算是二輪藝術電影院,但是它對藝術的定義,遠比台灣的「藝術電影」定義來得廣泛。
 
每一天新比佛利戲院都會安排不同的電影背靠背上映,每天晚上就是只播映這兩部電影。電影內容從西部、黑幫、劇情、歷史、動作、浪漫、情色、乃至於香港社暴片(下圖二是今年4月的片單,他們放映了林嶺東的《學校風雲》與吳導的《英雄本色》!)、日本劍鬥片、義大利恐怖片(Giallo)不一而足。這個古老的電影院,不是只專精歐洲藝術電影,也不是只專精單一類型、更不是只專精美國電影。望向每個月的片單都是密密麻麻,看得人心頭發癢。
 
不知道戲院負責選片的人是誰,很多時候新比佛利戲院排片的原則乍看之下怪怪的,卻其實饒富深意:像是今年4/24日,輪播了高倉健的《高手》(Yakuza)與吳宇森的《英雄本色》,一下把香港黑道跟日本黑道湊作堆;或是將台灣即將上映的《插心之刀》(Knife+Heart),與艾爾帕西諾1980年的《虎口巡航》(Cruising)拼在一起(圖三)。道理很簡單,這兩部電影都與同性戀族群連續謀殺案有關。
 
這真的令人悵然,新比佛利戲院的片單就像出給天下影癡的一份考卷,每一天的上映內容要你思索出其中安排的邏輯奧妙。一般二輪戲院,永遠只能放映剛下檔的首輪電影,這種死規則讓所有二輪戲院在同一時間點上映的電影,都大同小異。但是新比佛利戲院不須如此,在這裡上檔時間沒有意義,他們就像彎腰在漫漫世界電影大河中,找尋聲息相通的兩塊石頭,再把它們拼在一起,撞出有心人才看得到的火花。
 
新比佛利戲院也辦影展,今年2月(圖四),他們把整整一個月的檔期全讓給了甫逝世的畢雷諾斯;一二月初他們連映《教父》與《教父2》,連帶把一幫黑幫電影連同放映,其中甚至包括了1974年台灣演員田鵬執導的《大惡寇》;1974年黑人剝削電影《黑人教父》(The Black Godfather);真實事件改編的《大時代》(The Valachi Papers);或甚至是山寨《教父》片《梟雄敵手》(The Don is Dead),這些選片都充滿巧思,並且試圖傳達多元化與歧異性,還要兼顧娛樂性。
 
這才是辦影展,不是按著片商發行片單選片就是辦影展,你若無法透過片單傳達辦展的概念與主題性,該讓觀眾如何選擇?好的片單應該開拓觀眾的視野、重溫觀眾的美好回憶、挖掘觀眾從未發現的樂趣。
 
至少新比佛利戲院做得很好,而它遠在一萬公里之遙,不是你我下班後能去那溜達溜達,透過那片大銀幕穿梭至百年世界電影歷史中避難的場所。這難道不令人嘆息、寂寥、悵然嗎?
 
妳可以在這裡看到他們過去每月排片片單:
http://thenewbev.com/print-calendars
 
官網: http://thenewbev.com/
 
新比佛利戲院地址:
7165 Beverly Blvd, Los Angeles, CA 90036
 
成人票:$15美金 / 12歲以下孩童票:$6美金(附爆米花)
 
 
 
 
喔喔,我好像忘了說一件重要的事,你們知道新比佛利戲院現在的老闆是誰嗎?你也許聽過他的名字……
 
 
 
他叫昆汀塔倫提諾。
 
他對新比佛利戲院的使命是:「只要我還活著、只要我還有錢,新比佛利戲院會持續以「一片票價,兩片聯映」的方案,並採用35釐米的傳統膠卷來放映電影。」

 
他娘娘的真是條漢子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報導你從未在意(但很有趣)的小新聞;報導已經過時(但很有趣)的昔日事物;
View all posts